“礼花爆炸之后,发现有几个亮片永远留在空中,那是平时不会抬头看的星星。”
Joffoo's blog
The ethereal flight, oft rehearsed in the theater of one's dreams...
你能为人工智能做什么
——《家庭实用散打》2024 年第 6 期卷首语
开卷有益。(批注:应改为“见字如面”。)
就像每年入冬与流感的邂逅一般准时,24 年最后一份杂志也如约交到你手上。
在各种手机应用争先恐后、死乞白咧把内容投放到读者面前的当下,我时常反思,做一本杂志的价值何在。(批注:这种句式少用。)虽然每期卷首我都会谈这个话题,但还是会把最新的思考成果展示给大家,尽量做到不重样。
伽辽金法求解薄板振动方程
这是我用白板软件 Excalidraw 绘制的,这幅图在我粗疏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得见。第一次见可能是格拉姆-施密特正交化(Gram-Schmidt orthogonalization),图中的箭头都是正常的向量。第二次见可能是维纳滤波器(Wiener filter),细节已经忘光了,图中的箭头好像是随机过程。第三次见就是伽辽金法(Galerkin method)了,图中的箭头现在是函数。
里兹法求解薄板振动方程
我的研究方向是对微机电压电水听器进行建模,查阅相关文献时往往会遇到这个偏微分方程:
\[ D\nabla^{4}w+\rho_{h}w_{tt}=0 \]
先不管参数 \(D,\rho_{h}\),让我们关注方程本身,把这个式子当作单纯的“计算对象”。我没能在 Wolfram 的帮助文档里找到“一键式”的数值求解方法,而解析解只能处理固定边圆板、简支边圆板和简支边方板等特殊情况,如果是蜂巢形的水听器单元呢?
面对偏微分方程难解的问题,里兹法的思路大概是:先通过能量分析,把方程问题变成优化问题,再用基函数逼近真实解。在基函数设置时,就可以考虑薄板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,从而得到一个比较通用的程序,利用 Wolfram 语言的内置函数,还可以把这个程序写得更简单。
还翻自己的相册吗,还读别人的游记吗?
这是一本关于游记的随笔集。
在作者看来,书中收录的文章不是书评,而是导览,是以游记的方式介绍游记。书名“漫游的辩证法”有些难懂,其实不是指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算计。书中第一部分的题目倒是比较直白:行走与沉思,可以理解为旅行中身体与心灵的互动。
作者在自序中坦白,自己懒于旅游,却热衷“神游”。相比发呆做梦,阅读“不仅指明了有趣的目的地,还为我指派了高明的导游作陪”。读到这里,我赶紧把这句话抄下来,即便没有人可分享,我也要把它写进书评里,反正这篇书评是一定要写的。
新的故事,新的现实
尤瓦尔·赫拉利的新书题为“Nexus”,名词,意为“连结”,正是台版译名。如果将其看作“next us”的合成词,应该就是简体版译名“智人之上”的来源。赫拉利像是一个掉向的历史学家,历史是他的参考系,他更关注未来。在丧失确定性的当下,“未来学家”更像是段子里的职业,正如梅拉妮·米歇尔在《复杂》一书中所说:
作为一个职业选择,未来学家倒是一份不错的工作,如果你能获得这样的工作的话。你可以去写书,并在书中做一些在几十年内都无法评估的预测,而这些预测的结果又不会影响你在当下的声誉或者你的书的销量。
《复杂》
在赫拉利看来,这本书不是为了“预测”,而是希望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,避免最糟糕的结果。若在无法改变的境地谈论未来,就只剩下浪费时间了。
面孔与掌纹
朱岳的小说集《脱缰之马》延续了自《睡觉大师》以来的荒诞风格,但这种荒诞演变得越发沉重,充斥着抑郁、乃至死亡的气息。
风格的幻觉与被存在的模特
《世界人像摄影十杰》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偶遇的,单是翻看一遍,没有留下太多痕迹。
于是试用最近刷到的 Flux 模型的在线版本重现摄影大师风格。总的来说,生成的图像普遍非常清晰写实,但也就无缘复刻原作的“年代风味”。不过这只是轻度试用的观感,没有进行复杂的探索与调试。
庸众顽固不化只爱华丽诗篇
“只有机器才会欣赏另一个机器写出的十四行诗。”——图灵
朱岳的内在艺术
朱岳在小说集《睡觉大师》的后记中,把自己写小说这件事,比作“一位老人领着一个痴呆的孩子在路上走”。集子里的 28 篇小说,在某种压力之下,变成了幼儿园的永久居民。作者在“自问问答”中说,“在我看来,短篇像僧侣死后烧出的舍利,长篇则像相扑毕生催出的肥膘”,几乎是波拉尼奥长篇小说观(“大师练剑”或“大师搏斗”)的反面。这本小说集正是此种观念的产物,朱岳没有选择将点子埋在土里辛勤耕耘,而是将其投入炉中,收集烧成的舍利。